【校訊記者邱品懿報導】
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的何飛鵬學長,現為城邦文化出版集團執行長。曾任職於《中國時報》、《工商時報》、《卓越雜誌》,更是《商業周刊》的創辦人之一,記者、總編輯、文字工作,何學長是經歷超過40年的資深媒體人。
畢業多年的何飛鵬學長,採訪時開玩笑說到:「我在大學四年做的三件事,打球、玩社團、交女朋友,沒有讀書這件事。」何飛鵬學長,高中時原本愛好踢足球,進入政大後因為系上橄欖球隊缺人,而開始接觸橄欖球,沒想到這一打就是四十年。當時為了系際盃球賽,集訓一個月學習基本動作,「打完了,校隊就來找我了,」雖然系隊並沒有拿到第一名、第二名,但何學長就加入了橄欖球校隊,「不過那個校隊是誰想加入都可以加的」,學長開玩笑地說出政大橄欖球隊常年缺人的苦境。
「第二件事」,何飛鵬學長在校期間曾忙碌於社團「國父思想研究社」,早期是由公行系的學長成立,而社員也幾乎都是公行系同學,時常舉辦徵文活動。何學長在學長詢問下接下社團,因此參加救國團舉辦的社團研習營,受了訓練、認識許多社團負責人。
「第三件事」,何飛鵬學長交了女朋友,也就是現任的老婆。何學長笑逐顏開的說:「我們大一同班,但她大二就轉系了,轉到會計系,不過我們還是在一起了。」
何飛鵬學長提起在政大的回憶,認為自己不是很認真讀課內的書,又因為打球經常曠課,「每次考前,我都借女同學的筆記來看,但因為下一堂就要考,所以筆記同學這一堂一定正在看,所以我都是隔堂借筆記。」這樣在兩堂課前臨時抱佛腳的狀態下,從來不記得筆記的詳細內容,只記得概念,卻被老師特別點出來,要同學多學習自己。「唸書就是要消化」,何學長當時因為時間不夠把每一項重點背下來,總是快速的意會後,轉化成自己的話,而這才是讀書的重點。成功的臨時抱佛腳是一項天份,但更重要的關鍵是何學長只要有上課就一定認真聽講,「我上課的習慣是,現場聽就馬上消化,去理解老師的意思,能記住的就盡量記住,」讀筆記只是復習腦袋裡的印象。
「大三時發願要修一堂第二外國語,」於是何飛鵬學長選修了法文課,但卻因為與橄欖球隊練習時間重疊,一學期只去了三堂課。沒去上過課,法文一點都不認得,期末考試硬是用英文的方法背下來,勉強考了六十幾分,但下學期就趕緊退課,不敢再修。
運動至今還是何飛鵬學長生活的重點之一,運動對每個人是非常重要,學長認為學生該做的兩件事除了讀書就是運動,現在學弟、妹可能還年輕不能體會,「但超過30歲會發現不運動身體是會變形的」,而何學長也從運動中,學習很多面對人生和待人處事的方式。「我做事,從不放棄,」這是學長從運動中學習來得,且是正面的面對所有事物「在比賽中,一個100公斤的衝過來,一樣要攬住他」。而打球也使自己學會團隊精神,團隊裡的溝通,是工作順暢的關鍵。「學會輸,」也是何學長從運動中體悟到的,「每個人都希望贏,但你不會常常贏呀!」,怎麼面對輸?就是再自我訓練,讓自己變得更強,讓自己下次會贏。
對母校政大的期許,何飛鵬學長只希望政大能越來越興盛,「學校越來越好,學校好、老師好,而好的老師就會交出堂堂正正的學生。」而面對現在社會快速的變化,學弟、妹該如何做好準備?何飛鵬學長認為環境再壞,也要先把自己做好,如果有做好自己該做的事,「社會還是22k,但你100k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