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校訊記者陳家弘報導】
「地圖」不僅指引人們前行的方向,也開啟了「戶外生活」出版社創辦人陳遠建近半世紀的創業之路。陳遠建一生專注熱愛出版事業,即使在電子地圖大行其道的今日,他依舊保存著紙本地圖的美好。
國小時,一本介紹世界各國風貌的書籍,成為開啟陳遠建對地圖濃厚興趣的契機。這本書引發了他對地圖的熱愛,讓他在聯考志願中只填報文史相關學科,最終進入了政大中文系。
「社團活動」是陳遠建大學生活的重要部分。大二時,他接任只剩7名社員的露營社社長,藉由請學長回來指導露營技巧,他拍攝連續動作並搭配解說,圖文相輔,讓社員們迅速學習。他還不辭辛勞地在牯嶺街舊書攤尋找日治時期繪製的老地圖,手繪每次露營的路線。最終,露營社在他卸任交給新社長時,已成長為擁有300名社員的大社團。
1971年,陳遠建大三暑假參加谷關登山特技訓練營後,感於政大缺少登山社團,與同梯參加的經濟系賴東魄決定返校後立即聯袂申請。然而,當年暑假發生奇萊山難及保釣運動學生示威,使得相關單位無暇新設社團。轉而求助體育室,並在體育室主任的支持下成立了政大登山隊,開啟延續超過半世紀的社團奇蹟。
「我大三時就立下目標,要走出版這條路。」專注於社團活動的同時,陳遠建也為當時知名戶外活動刊物《野外》撰稿,並結識了山野公司創辦人吳萬興。他建議吳萬興辦雜誌,先傳播戶外活動觀念,再帶動相關產品銷量。經營休閒五金的吳萬興認同並請他擬定企劃,約定待他退伍後創辦一本全新戶外雜誌。
退伍後,陳遠建深入各地探勘,並為《山野生活》雜誌創刊號撰稿。創刊在即時,吳萬興因積勞成疾猝逝,讓陳遠建的心血面臨化為烏有的窘境,但也促使他決定自行創業。
1976年,《戶外生活》雜誌創刊,這個名稱也成為出版社之名延續至今。精美的照片搭配實地探訪撰寫的內容,使《戶外生活》甫創刊便大獲成功,不僅堅定了陳遠建的信心,也讓他開始涉足旅遊叢書領域。
「我們出的書可能有500種,地圖加起來有4、500種。」戶外生活出版社早期便引進資料庫彙整各種資訊,孕育出各種不同主題的旅遊叢書。從《北臺灣最佳去處》開始,逐漸擴展到全臺,最長銷的《臺灣熱門最佳去處》更網羅各地休閒情報。「最暢銷時,一年可以賣到30萬冊,許多汽機車業者都跟我們下單。」
「雜誌為計劃,叢書為主幹,總集於地圖。」從雜誌到旅遊叢書,再到包羅萬象的地圖,陳遠建的地圖夢已經開花結果。精密的山岳地圖、豐富的生活地圖,以及典雅的百年古地圖,即使在電子地圖盛行的今日,他依然堅持出版紙本地圖。「電子地圖雖然便利,但即便畫面再大,也大不過螢幕範圍。」陳遠建認為,電子地圖上所獲得的資訊是零碎的,不如紙本地圖所呈現的資訊全面。
「我一輩子只做過出版這件事。」大學時期的社團經驗,造就了陳遠建日後的創業契機,更讓他找到了終身的志業。他也勉勵政大學子們,多參與社團活動與公共事務,學習與同儕合作,相互提攜成長,從而找到自己的特色與定位,為步入社會做好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