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村子弟變身科技業董事長

莊永順
 

【校訊記者吳妤潔報導】

「政大對我來講,不只是一個學校,更是我人生轉折的重要起點。」政大企家班校友,現任研揚科技董事長莊永順堅定地說。這位出身嘉義農村的企業家,猶如傳奇一般,靠著教育翻轉人生,一躍成為臺灣的科技領袖。三十餘年過去,莊永順始終心繫母校,在政大迎接百年校慶之際,代表指南之星率先捐出兩百萬元,展現深厚的校友情誼,期待藉此拋磚引玉,讓更多政大校友一同加入打造下一個政大百年的行列。

不僅如此,政大的達賢圖書館、湖濱小屋、慧美書屋,以及今年3月揭牌的慧美書道講堂,皆是莊永順為推動母校藝術教育與文化所做的的貢獻。他相信,在AI迅速發展的時代,社會更需要培養能夠用科技解決問題、用人文理解人心的人才,他說:「科技讓社會進步,但人文讓社會有溫度。」透過這些建設,莊永順期望政大學生得以成為具備創造力與同理心的世代。談到對母校的諸多付出,莊永順語帶謙虛,字裡行間流露出的,是他對政大的濃厚情感,「校務的發展需要很多民間跟校友的資源投入,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把他成功的果實回饋給下一代,我想政大的學弟妹們就能夠站在更好的起點上。」

事實上,莊永順與政大早在1980年代就締下良緣。那時,莊永順還任職於HP公司,準備與好友一起創業,遂利用下班時間於政大公企中心修習企業經理進修班,學成便創立研華科技。然而,莊永順並不安於現狀,他深知,若要帶領公司走向更好的未來,勢必要精進企業經營管理能力,爾後,便於1991年進入政大企家班進修。

聊起在政大的求學時光,莊永順記憶猶新。他憶起當年在司徒達賢教授的帶領下,與碩士班學生共同組隊上課,因為企家班學生多半是已在經營公司的企業家,相比碩士班同學擁有較多實務經驗,而碩士班學生則在理論上著墨較多,兩者互補,各有所收穫,「司徒老師的做法真的非常的睿智。」莊永順笑道。就這樣,政大企家班獨特的教學方式和培育,讓莊永順從實務與理論中激盪出新的理解,強化他在企業經營的信念與策略,成為創業路上的重要養分。

1992年,莊永順領軍研揚從研華獨立出來,負責工業電腦製造與IPO(首次公開發行),並於1999年上櫃。在此期間,莊永順觀察到傳統併購模式常導致原經營團隊流失,於是改採「合縱連橫」方式——不同團隊結盟合作,但是經營各自獨立,因此並不會影響人員異動,也能讓不同領域的團隊將專業發揮到極致。

回顧40載創業生涯,莊永順以四字「別怕走慢」寫下註解,也送給20歲時的自己。「重點是要把方向選對,之後就要專注地一路走下去。」莊永順坦言,年輕時一定會焦慮或自我懷疑,但人生並非短跑,而是一場馬拉松,因此毋須心急,只要不放棄、持續學習並且扎實地走好每一步,終究可以闖蕩出屬於自己的天地。

 

 

#更多資訊:

政大無限誌 NCCU Infinity Podcast:永續回饋與科技人文的實踐之道 ft. 莊永順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