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校訊記者陳家弘報導】
球員身上五顏六色的球衣、商店裡貼身舒適的瑜珈褲以及戶外機能服飾,市面上知名運動品牌建構的全球市場,它們的背後多有著儒鴻(Eclat)的身影。董事長王樹文憑藉其創新思維與市場敏銳度,領導幸福企業儒鴻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。
「最初我是考進新聞系,因為對商業有興趣,後來才轉到企管系。」回憶起求學時光,王樹文臉上洋溢著笑容。對他而言,新聞系豐富的課程訓練,恰與企管系嚴謹的邏輯分析形成絕佳互補,也讓他同時結識傳播與商界雙方朋友。「李金桐教授的經濟學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課程,供需均衡價格理論打開我對商業的認知。」細數張重昭教授的企業概論、吳思華教授的企業政策五力分析,以及司徒達賢教授的魔鬼訓練,企管系精實的課程,拓展了王樹文的視野,讓他逐漸累積邏輯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其後王樹文赴美深造,取得碩士及美國註冊會計師執照(CPA),返臺在銀行任職,憑藉海外歷練及雙語能力,累積豐富職場經驗。2001年,他決定轉換跑道,進入儒鴻企業成為董事長特助。「越南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穩定環境,但對於初次進入該市場的我,仍充滿挑戰。」2007年,因應儒鴻全球布局,看好越南人口紅利與市場條件,王樹文親赴當地,從工廠設計、與當地政府協調到管理工人、培育幹部,外派越南十年的經驗,磨亮他生產管理經驗,以及強大的抗壓性。
今年6月,王樹文從創辦人洪鎮海手上接棒榮升董事長,持續專注於機能性紡織品研發與設計、製造,並與Nike、lululemon、Under Armour等知名品牌合作,提供從布料到成衣的全方位解決方案,不僅是全球運動服飾背後的「隱形冠軍」,更是臺灣紡織產業股王。近年更結合AI技術,開啟智慧製造時代,無論瑕疵檢測、新產品設計,都更加精準且有效率。「只有夕陽公司,沒有夕陽產業。」以創辦人洪鎮海的一番話,王樹文說明儒鴻之所以能在紡織產業中屹立不搖,靠的是不斷創新研發,以新科技為紡織注入活水,不僅提高公司競爭力,也重塑紡織產業的形象。
「外語能力是進入國際市場的基石,AI則是未來發展趨勢,為自己裝上外語與AI的翅膀吧!」王樹文鼓勵學弟妹應成為「π型人才」,在專業能力之外,拓展輔助技能,尤其是外語與AI應用方面。熱愛體育的他,大學時曾勇奪游泳比賽金牌,至今仍有跑馬拉松的習慣。在他看來,成功不僅需要專業,更要有強健的身體與抗壓力,面對未來種種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