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變動中保有自己步調

法蘭
 
【校訊記者許靜之報導】
「導演(有傑)跟我說,我的配樂在這部電影裡面,不只是陪襯的音樂,它也是一個角色,是電影裡每個角色的內心與內在。」獨特的聲線、緩緩道出自己的音樂如何在電影中作用,她是法蘭,以《親愛的房客》甫拿下第57屆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。

在電影開拍前,法蘭就已經讀過兩種版本的劇本,並花了一段時間做主題旋律,「我那時候讓自己沉靜,不太跟朋友出去玩樂、跟太多人接觸,讓自己停留在自己的世界裡面。」鄭有傑導演不太給參考音樂,唯一給的具體方向是「帶著懸念的溫柔」,法蘭就嘗試讓自己空白地進入電影初剪,重新進去感受裡面角色的情緒與狀態。

「以音樂創作者角度去感受故事裡的酸甜苦辣,用自己的方式創作出來,這樣的方式很互相尊重也很有趣,我不是專職作配樂的人、沒有那麼SOP。」法蘭是法蘭黛樂團的主唱,她認為做配樂與個人創作相較,其實很不一樣。在做配樂時,她會跟著影像、跟著角色的情感走;而做自己的創作時,以個人內心的抒發為主,但因為歌有長度限制、需要安排段落,需要較強的邏輯性。不過,法蘭也說,即使帶著空白的靈魂做配樂,還是會在創作中找到自己投射的影子。

在個人創作的路上,法蘭說,法蘭黛是慢產的樂團,由於不多產、似乎比較沒有挫折。因此,比起挫折,讓她感受深刻的,其實是「變動」。「有時候會發現,你十年前的東西已經不見了,不知道怎麼找回來。」不見的東西可能是一種純粹,也可能是一股勁。當意識到一路上都在掉東西、卻撿不回來時,總讓法蘭覺得有些可惜。「人都會改變,像我們團也有團員上的變動。」經歷十年,人的目標與方向都會變,目前法蘭黛其他團員都各自忙碌於其他事情,而法蘭準備製作的下一張專輯就將以個人創作為主。

畢業於廣電系的她,憶起在政大的生活,法蘭認為是一個「養成」的過程。「廣電系老師都很有藝術細胞,教育我們的事情跟外面不太一樣。」法蘭也笑說,到傳播學院上課需要爬山,其實是一種對心性的養成;而木柵與市中心離得遠,潮濕的天氣又讓人容易多愁善感,「這些在十幾二十歲發生的事,其實就是會潛移默化到自己內心裡。」
法蘭說,小時候總會想像自己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,而她覺得自己十分幸運,有一天回頭的時候,一定會感到知足、快樂。即使有艱苦的時候、也遭遇過苦澀的事情,現在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寫寫稿、做做音樂,「我有變成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。」她語帶堅定地說。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