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校訊記者周佩怡報導】
「我們世代被剝奪語言學習的機會,像我這個年紀的人不太會說族語,又該如何跟別人說身分?」出生於新竹縣五峰鄉泰雅族、曾就讀政大傳院在職專班(EMA)的校友拉娃谷倖說道。起源自意識到原住民困境,她不停追尋自我認同,同時投注相關議題,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杜絕刻板印象及各種樣態的歧視。
時間回到民國79年,漢名呂真怡的拉娃谷倖離鄉背井,前往資源豐沛的都市就讀高中,並住在長老教會附屬的北區原住民大專學生宿舍。殊不知看似普通的住宿生活,竟是改變她一生的重要轉捩點。
當時,原住民社會運動正值風起雲湧,也掀起一系列激烈的本土思潮。拉娃谷倖透過參加宿舍活動,見證到原民還我姓氏、還我土地等激烈的陳抗。「參加後才驚覺,原來對自己的族群議題及文化是那麼陌生。」加上宿舍有來自各方的原民學生,她才知道各族群的差異性很大,也開啟了探索原住民公共議題的契機,對內思考自我認同、對外認識自己以外的原民。
後來拉娃谷倖就讀臺藝大廣電系期間,恰巧碰上有線電視開放不久,電視臺急需大量傳播人才。她在同業的引薦之下進入東森電視臺工作,也跟主管表明自己的原民身分,希望能在名片上印製族名,所幸得到主管的贊同。之後她轉戰TVBS新聞臺,報導過農民大遊行、反馬告國家公園大遊行、偏鄉教育資源、醫療資源落差、獵人學校及知名的合唱團長馬彼得等原民議題,也在採訪機緣之下,認識許多關注原民議題的好朋友。
拉娃谷倖說:「當時,我覺得我對自己的文化了解的不多,至少我記得長輩留給我的名字,然後一點一滴去豐富這個名字的內涵。」當時在新聞部工作日子過得緊湊忙碌,她花了一星期的時間,走完回復傳統姓名的程序。
然而,當商業新聞臺出現第一個族語名字的新聞主播時,也引來不少壓力,有人寫信批評她,不會說族語、不懂文化卻用族名播新聞只是為了沽名釣譽、譁眾取寵。拉娃谷倖回憶:「小時候經歷過文化被剝奪、被扭曲的經驗,在被壓抑的環境下成長,會受傷,也會犯錯,認同的經歷是自己內在反省的旅程,是很私密的,不需要特別跟每個人解釋。」
因為族名確實讓她受到矚目,也決心要讓這個名字有文化厚度。她很感謝當時的電視臺主管願意給她揮灑的空間,進入部落報導小人物的拼搏精神,同時也累積自己對文化跟原民議題的理解。依序待過東森、TVBS、原民臺,拉娃谷倖坦言從商業電視臺進入族群公共媒體原民臺後,因為兩者養成脈絡跟理念、觀點都不同,也承認自己的知識及經驗都不足,所以做得很辛苦與疲倦,在原民臺任期結束後,拉娃谷倖重拾書本回到校園唸書,報考政大EMA。
談到在政大的收穫,拉娃谷倖表示,「可以很安靜很誠實的審視自己的心境跟狀態,梳理過去的經驗跟很躁動的思緒,才發現一旦安靜下來,人生很多的糾結與困惑就豁然開朗。」此外,她也認為班上的同學大多是在職場上有一定歷練的青壯年,大家還願意純粹的聚在一起唸書,是很難得的同窗友誼,因此她鼓勵人在中年時一定要重溫沒目的性、青春期熱血的經驗。
拉娃谷倖在政大EMA的碩士論文是透過紀錄片,講述都市原民的文化實踐與再現,並以族語老師的教學為例。她提到許多族語老師在移居都市的過程中,發生了許多故事,在她們的故事中看到某個部分的自己。她說:「過去我只是一個寫稿、配音的人,從未拿過攝影機,所以也想挑戰自己,換一個視角看世界。」
自80年代起開展的原住民社會運動至今已近四十年,拉娃谷倖仍發現當今社會仍存有許多偏見或刻板印象。她舉例,有些人會笑稱她一定很會喝酒,酒量一定很好。拉娃谷倖認為,這顯示臺灣針對族群文化的教育必須更加強,應該要從小培養對文化的尊重與理解。
基於這樣的想法,拉娃谷倖相當支持政大發展南島研究,不僅接下募款的南島音樂會主持棒,更承諾捐出全數主持費。除了指揮家馬彼得是曾經的受訪者,「真心覺得原住民和南島語族有太多共通性,藉由研究南島語族,或許可以推想原住民文化。」因此她祝福音樂會一切順利,並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注原民議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