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哲學到數位內容跨域學習

徐容
 

【校訊記者郭宇璇報導】
甫獲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組金尼卡獎肯定的徐容,畢業於本校哲學系與數位內容與科技學士學位學程,現就讀柏林藝術大學研究所。林茲電子藝術節為全球最大、歷史悠久的電子藝術節,徐容表示,這個獎項鮮少頒給仍是學生的創作者,自己的課堂作品能得到大獎非常驚喜,同時她也感謝在創作過程中與她一同討論的人們,「對話溝通和社群互動在這個作品裡面,是很重要的一環。」

徐容的得獎作品《Bi0film.net: Resist like bacteria》將象徵香港雨傘運動的黃色雨傘改造為 Wi-Fi 天線,讓個人能成為獨立的基地臺,串聯成類似「分散式網路」的社群。「民眾抗議的策略和細菌的行為其實很接近。」她解釋,作品名稱中的Resist like bacteria(像細菌一樣抵抗),描述的是社運現場即使沒有單一領導者,個人感受到的集體感仍會驅使他們形成一個群體;就如同細菌雖然是構造極為簡單的生物,仍會團結而行,「我們要去抵抗的時候,也要向別的生物學習。」

早在大學時期,徐容就對新媒體藝術感興趣。從哲學系跨領域至數位內容學程,她回憶,當時考慮雙主修心理系,但後來接觸到剛成立不久的數位內容學程,其中創意內容敘事相關的課程吸引了她,便決定以新媒體藝術為目標加入學程。「我那時候碰到的四、五個人,到現在都還在一起合作。」她笑說,雖然學程同學中想發展新媒體藝術的人不多,但她很幸運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,即使現在各自從事不同工作,仍是創作上重要的合作夥伴。

徐容也分享,大學時印象深刻的事,是她與一群喜愛電子音樂派對的朋友合作,設計與音樂同步的視覺內容,「派對文化在臺灣也許不是那麼主流,但聲音與視覺的結合,在所有文化裡面都是重要的。」而這個經驗,也成為她日後申請柏林藝術大學的助力。她解釋,德國的新媒體藝術即源於派對文化,為了使派對更豐富,播放音樂時也需搭配影像內容,透過撰寫電腦程式使其能受音樂觸發,形成視覺內容的創作形式,已是新媒體藝術的一種創作方式。

而徐容之所以選擇去德國讀書,除了由於柏林藝術大學是頂尖學校外,她也指出,在德國留學若選擇德語授課,幾乎不需要學費,在經濟考量上是很大的誘因。不過,她也笑說,若想去德國讀書,「建議從大學開始學德文,因為德文沒有那麼簡單!」最後,她鼓勵想出國留學的學弟妹,要保持開放的心態,了解不同文化與其歷史脈絡,豐富自己的生命經驗。

回上一頁